工作,学习,生活,这里将会有一些记录. 备用域名:http://meisw.wdlinux.cn 注册 | 登陆
浏览模式: 标准 | 列表分类:apache/web

Linux下让apache支持网址中文名字

今天发现,FTP里的中文名字的文件都不能下载.之前就是win的,后来改到Linux,用NTFS加载,再后来,也转为Linux的格式了.

刚弄好时,好像是能下载的,都不知当时是怎么检查的了.而且,前两天才发现,上次整理的过程中,还丢了很多的文件,唉,可现在全都没了.真可惜,有点欲哭无泪的感觉,同时也发现这些文件都不能下载,怪事了

后在网上搜了下资料,就发现了下面这些.

linux下的apache,不支持中文地址的

http://localhost/下载/     或 http://localhost/下载/电子书.rar

要支持中文名字,安装个 mod_encoding 模块就可以了

wget http://webdav.todo.gr.jp/download/mod_encoding-20021209.tar.gz

http://webdav.todo.gr.jp/download/experimental/mod_encoding.c.apache2.20040616

# tar zxfv mod_encoding-20021209.tar.gz
# cp mod_encoding.c.apache2.20020616 mod_encoding-20021209/mod_encoding.c

■ iconv_hook编译和安装

安装mod_encoding前首先需要安装iconv_hook。

$ cd mod_encoding-20021209/lib$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完成上面操作后,iconv_hook相关so文件放到/usr/local/lib下面。
要操作系统系统能够搜索到该so文件,需要完成一下几行操作
打开/etc/ld.so.conf文件,添加一行指向iconv_book的所在路径,即"/usr/local/lib"

# vi /etc/ld.so.conf/usr/local/lib
[Esc]、[:]、[w]、[q] 保存退出。

# PATH="$PATH:/sbin"

# ldconfig

■ mod_encoding模块的编译
进入mod_encoding-20021209.tar.gz的解压目录,即mod_encoding-20021209

# ./configure --with-apxs=/usr/sbin/apxs --with-iconv-hook=/usr/local/include/iconv_hook/
# make
#ls -l mod_encoding.o
查看是否已经生成了mod_encoding.o文件,如果是,则make成功继续下边的操作。
# gcc -shared -o mod_encoding.so mod_encoding.o -Wc,-Wall -L/usr/local/lib -Llib -liconv_hook







生成mod_encoding.so文件,将该文件拷贝到你的模块存放目录,一般为${APACHE_HOME}/modules/
# cp mod_encoding.so /usr/local/apache/modules/mod_encoding.so

■ httpd.confd的设定

LoadModule encoding_module modules/mod_encoding.so

<IfModule mod_encoding.c>
  EncodingEngine    on
  NormalizeUsername on
  SetServerEncoding GBK
  DefaultClientEncoding UTF-8 GBK GB2312
  AddClientEncoding "(Microsoft .* DAV $)" UTF-8 GBK GB2312
  AddClientEncoding "Microsoft .* DAV" UTF-8 GBK GB2312
  AddClientEncoding "Microsoft-WebDAV*" UTF-8 GBK GB2312
</IfModule>

如顺利完成,上面那些中文都可以下载了

这里只是将所有的中文都转换成UTF-8格式的传输了,我想,如果在加载分区的时候,指定为UTF-8字符来加载,也许可以不用装这个也可以,没测试过,不好下定论.

参考原文 http://blog.51766.com/page/zsc/Weblog/1141808884223?catname=

RHEL5 cannot restore segment prot after reloc

RHEL5上安装PHP时出现

/php-4.4.7/sapi/cli/php: error while loading shared libraries: /usr/local/gd/lib/libgd.so.2: cannot restore segment prot after reloc: Permission denied

 

原来这是SELinux搞的鬼,解决办法有如下两个
1. 使用chcon 命令
示例: chcon -t texrel_shlib_t /usr/local/gd/lib/libgd/*.so.2
2. 禁止掉SELinux
更改/etc/sysconfig/selinux 文件的内容为 SELINUX=disabled

这个GD库的问题,在装好后启动apache的时候,还会提示php库的问题,用上面的同样方法处理即可.

解读HTTP状态码

一般而言,如果代码是在200到299代表成功。常见的200状态码代表符合客户端的要求。300到399代表必须由客户端采取动作才能满足所提出的要求。400到499和500到599代表客户端和服务器有问题。最常见的状态代码有两个,一个是404,代表客户端要求的资源不在服务器上,403代表的是所要求的资源拒绝服务。W3C在HTTP状态代码这个网页上对状态代码有更完整的讨论。

http://www.w3.org/Protocols/HTTP/HTRESP.html

优化Apache 2.0 性能

优化Apache 2.0 性能
Simon Jandreski (February 2003)

深受欢迎的Apache Web服务器最新版本Apache 2.0已经上市,它具有使服务器能够更经济高效、可靠和可扩展运行的特性。本文介绍新特性,研究配置Apache 2.0的最佳方案,重点关注优化在使用Intel; Xeon; 处理器的DellTM PowerEdgeTM  服务器上运行的Apache 2.0的方法。

从作为国家超级计算机应用中心(NCSA)Web服务器的一系列补丁低调进入市场(因此也被称为:"补丁服务器"),Apache HTTP服务器目前已经成为了最流行的Web服务器。超过63%的互联网网站使用一些Apache版本来为网站访问者提供内容服务1 。Apache HTTP服务器由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负责开发,这种开源的交叉平台HTTP服务器是标准、安全和稳定的服务器。由于越来越多的公司接受另外一个开源对象 Linux?  操作系统 (OS),Apache Web服务器显示出它有机会迅速增长,因为Apache通常与Linux捆绑。这两种产品都得到了开放源社区的鼎力支持。Apache 2.0新版本增强了核心功能和模块。本文介绍最关键的更改,帮助管理员选择正确的配置和编译选项来优化性能。

介绍Apache的增强功能

Apache 2.0引入了Apache Portable Runtime (APR)组件,添加了新的多重处理模块(MPM)并改进了现有模块。此外,Apache 2.0增强了核心功能,如新的Apache应用编程接口(API)、IP版本6 (IPv6) 支持、新的构建系统以及简单的配置。从而成为具有一套丰富特性的Web服务器, 并且变得便携、可靠和高效。


Apache Portable Runtime
APR是使几乎所有平台都能够支持Apache功能的关键组件。一旦程序人员编写完程序代码,可以使用ANSI C编译器来编译并在任何平台上运行。而且,APR可以随时使用本机的OS调用。因此,当Apache在 Microsoft? Windows?  OS上运行,它就像本机的Windows程序,而在 UNIX?  OS上,它就像UNIX程序。由于使用本机调用不涉及仿真或OS子系统转换,程序代码可以更快地运行,从而提高性能,增强可移动性。

多重处理模块 在Apache处理多个请求时MPM控制如何运行,并负责打开接口(Socket),然后把这些请求映射到线程和流程。Apache 2.0中的APR和MPM使HTTP服务器能够在非UNIX平台上更迅速、更可靠的运行,同时使UNIX用户能够选择适用于操作系统和满足需求的preforked或线程MPM。 Apache 2.0中的新MPM不使用在非UNIX操作系统中构建的 POSIX?  (便携式操作系统接口) 子系统。


模块更改
Apache服务器在提供灵活的方式以向核心系统添加新特性方面拥有很高的声誉。Apache 2.0秉承了这一传统,现在几乎整个都是基于模块。核心系统提供基本的功能,但几乎服务器的所有其它组件实际上都是可承载的模块。已经完全重写了多个Apache模块并添加了一些新模块。通过模块的使用,Apache核心增强了大量特性。

了解流程、线程和混合服务器

在了解如何优化Apache 2.0之前,管理员必须了解MPM及他们与流程和线程的关系。Apache 1.3是一种基于流程的服务器: 它启动一个父流程,该父流程创建(fork)与自身一样的副本,称为子流程(见图1 )。 每个子流程可以服务一个请求,与其它子流程无关。这种方法提供可扩展性:如果子流程之一未正确运行(misbehave),可以立即终止且不影响服务器的其它子流程。但是,这种增加的可扩展性会导致性能下降:每个子流程要占用额外的内存,并且OS要花费额外的时间来进行上下文切换-也就是为每个子流程分配处理器时间。此外,流程也是相互隔离,使得流程通信和数据共享变得繁琐。

 

图1.流程、线程和混合服务器模式

线程服务器与基于流程的服务器类似,只有一种区别:线程可以与其它线程共享内存和数据(见图1 )。由于线程是同一流程的一部分,无需进行上下文切换,从而可以提高性能。但是, 未正确运行的线程会覆盖和破坏属于其它线程的数据和程序代码,导致整台服务器不能正常运行。

Apache 2.0是一种混合服务器,这样做的原因是基于线程和流程的服务器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当配置为混合服务器时,Apache 2.0可以创建不同的流程,每个流程都包含多个线程(见图1 )。

配置过程中选择MPM

Apache 2.0配置流程中最重要的决策是决定运行哪种MPM。当从源代码进行编译时,管理员必须在配置过程中选择MPM并把它编译到服务器中(对于二进制文件来说,如 RPMTM  [Red Hat?  Program Manager] 文件,软件分销商将预先选定并编译了MPM)。由于UNIX上的某些MPM使用线程,而某些MPM不使用线程,如果管理员在配置期间选择了MPM并把它编译到Apache中,Apache将能更好地运行。管理员通过在运行configure脚本程序时包括自变量-with-mpm=NAME 来规定把MPM编译到服务器中,其中NAME是希望的MPM的名称。在编译服务器之后,管理员可以通过发布指令httpd -l来列出所有编译的模块,包括MPM。对于UNIX平台来说,与Apache 2.0一同提供的三个主要MPM为prefork、worker和perchild。


prefork MPM
管理员应选择prefork MPM来实施基于流程的Web服务器。虽然基于流程的服务器有一些速度较慢的性能,它们通过模块来提供稳定性和兼容性,这些模块不支持线程。为了改进性能,服务器的父流程fork多个子流程并使它们能够用于应答请求。当接收到请求时,服务器把其分配给子流程。如果没有子流程可用,服务器创建新的子流程并把它添加到库中。但是,子流程的创建会导致延迟。当配置这一MPM时,管理员可以限制启动时可以创建的子流程数、最大的子流程数等。这一MPM有利于形成一个稳定的Apache服务器,但同时会影响性能和占用内存,因为单个流程的大小会占很大一部分。

The worker MPM 为了实施混合服务器,管理员可以选择worker MPM,它提供比prefork MPM更卓越的可靠性、故障恢复能力和可扩展性。启动时父流程创建规定数量的子流程,反过来每个子流程包含多个线程。每个子流程中只有一个线程聆听网络,它简化了程序代码,减少了流程之间的协作,从而提高性能。虽然这一MPM稳定且性能优于prefork,由于它是基于线程,与其一同使用的所有模块都必须是完全的线程-安全。大多数Apache 1.3模块不是线程安全,并且由于worker MPM不向后兼容,因此,使用这一MPM的管理员也不能一同使用Apache 1.3模块和Apache 2.0。但是使用prefork MPM来编译服务器允许管理员使用Apache 1.3模块。


The perchild MPM
如果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考虑到安全性和性能,需要Apache流程基于不同的用户ID来运行,管理员可以使用perchild MPM 来编译混合服务器。互联网服务供应商(ISP)通常使用这一MPM来实现虚拟托管。当perchild启动时,它创建规定数量的流程,每个流程有规定数量的线程和专用的用户ID。如果服务器上的负载增加,它使用现有流程之一来创建新线程,而不是创建新流程。这种MPM是最可扩展,但也最不可靠。

调整Apache 2.0和服务器硬件以实现卓越性能

Apache管理员必须同时考虑Web服务器的性能和可扩展性。由于服务器访问者增加,并且如果未事先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支持更多的工作负载,随着服务器上负载的增加,服务器的性能会下降。

虽然大多数Linux分销包括Apache的二进制安装程序,考虑到性能和安全性,Apache应使用Configure脚本程序从源代码进行编译。在这种方式下,管理员可以只包括需要的选项并度身定制Apache来满足他们特殊的环境,因为不需要的特性会降低性能。MPM应被编译到服务器中以获得最佳性能。如果可能的话,线程应用于提高性能。

为了进一步缩短Apache的应答时间,管理员可以增加限制流程和线程数量的OS设置。在Linux 2.2.x内核中,这一流程需要增加NR_TASKS的值, 它规定OS同时支持的流程的最大数,并重新编译内核。在2.4.x内核中,应增加/proc/sys/kernel/threads-max的值,它定义线程的最大数。建议使用2.4.x内核,因为这一内核系列支持发送文件系统呼叫;这些呼叫取消了单独的读取和发送机制,从而提高性能。


硬件考虑因素
基本硬件严重影响Web服务器的性能。Web服务器将不需要切换,因为切换会增加每次请求的等待时间。当在 DellTM PowerEdgeTM  服务器上运行Apache时,管理员应确保服务器有足够的RAM。他们还应获得快速的CPU、磁盘和网卡。


设置指示(directive)
当配置Apache时,管理员应设置MaxClients 指示为一合理的高数值,它规定服务器流程(同时连接客户机)的最大值;在服务器开始切换时这一操作阻止服务器创建如此多的子流程。HostnameLookups指示应设为关闭,因为域名服务器(DNS)查找每次请求的延长等待时间。如果在服务器日志文件中需要DNS信息来生成报告,管理员可以使用日志分析(logresolve) 指令来后处理(postprocess)日志文件。最理想的状况是后处理在别处执行,而不是在生产Web机器。

如果使用mod_include和server-side includes (SSI),管理员应对Apache进行配置,从而它不分析所有的HTML文件,这需要额外的处理时间。实际上,服务器应只分析具有特定文件扩展名的文件(SSI将被替换的文件,使用最常用的文件扩展名以外的扩展名),如.shtml。

管理员可以在所有目录上设置AllowOverride None,从而Apache不检测基于目录的配置文件,这些文件通常命名为.htaccess。提高性能的另一种方式是禁用mod_status模块,确保ExtendedStatus设为关闭。这些设置收集服务器、连接和请求的统计数据,它会降低Apache的性能。

应避免用于根据浏览器功能和语言喜好自动向客户机提供内容的内容协商,以实现高性能。但是,如果需要内容协商,管理员应使用type-map文件,它提供比使用MultiViews选项更卓越的性能。

为了阻止频繁存取的文件的磁盘存取,管理员可以使用mod_file_cache模块把这些文件映射到存储器。要映射的文件列表规定作为全局MmapFile指示的自变量。另一个指求CacheFile读取一些文件并把文件缓冲到文件描述符中,从而可以缩短时间,节约资源。


负载测试
在为Apache服务器配置编译优化和运行优化之后,管理员应对Web网站进行负载测试。Apache应用版本中包括称为ApacheBench (ab)的负载测试工具。例如,下面指令将使用50台同时使用的客户机,在任何指定时间段内请求http://www.companyxyz.com主页5,000次:

/usr/local/apache2/bin/ab -n 5000 -c 50 \ http://www.companyxyz.com/

完成测试需要一些时间,但结果容易理解并可用于微调性能。管理员还可以使用高负载测试(Flood load-testing)实用程序,它由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提供。


负载平衡
提高Web网站性能的另一种方式是使用硬件负载平衡器,如Dell PowerEdge Load Balancing Server-BIG-IP?  Powered, 在多台服务器之间分摊负载。这种设备在多台服务器中分摊网络和HTTP业务,使Web网站看起来就像是由一台服务器提供服务。

管理员还可以使用软件负载平衡器,如Apache服务器自己。另一种选项是提供一台或多台单独的版本服务器,为大型版本文件和其它静态内容提供服务。基于内核的HTTP加速器,如TUX,可以配置有Apache来进一步加速为静态页面提供服务。


代理支持
转发代理,或代理接收一台或多台内部客户机的Web网站请求,联系远程Web服务器并返回应答。逆向代理可以用于对Web网站进行负载平衡。逆向代理部署在其它服务器的前面,为后台Web服务器提供统一的前台。例如,如果客户机请求http://www.companyxyz.com,请求发送到逆向代理服务器来应答这一URL。逆向代理服务器然后联系一台后台服务器来服务客户机的请求。客户机只与逆向代理服务器通信。Apache的代理支持已经完全重写,以遵循最新的HTTP标准。为了实现代理支持,管理员在编译期间把-with-proxy自变量传送到配置脚本程序。proxy_module应在Apache配置文件中列出:

LoadModule proxy_module modules/mod_proxy.so

两个指示可以与这一模块一同使用:ProxyPass和ProxyPassReverse。如图2 中所示, Dell PowerEdge2650服务器可以配置作为逆向代理,并把所有动态内容和安全套接层(SSL)业务重新传送到Dell PowerEdge 6650后台服务器,同时允许PowerEdge 2650为所有静态页面和版本提供服务。此外,管理员可以在Apache中激活缓冲支持,从而可以把一些内容缓冲到PowerEdge 2650。为了实现这一目标,Apache应使用具有-enable-cache、 -enable-disk-cache和-enable-mem-cache自变量的Configure脚本程序,然后装载和配置适当的模块来构建。提供内容的最快方式是使用缓冲而不是重复提供静态页面。

 

图2.配置作为逆向代理的Dell PowerEdge 2650服务器

未来性能增强

Apache 2.0 Web服务器是功能强大和广泛流行的HTTP服务器,有大量的配置选项和丰富的应用。通过优化Apache 2.0构建和配置设置,管理员可以更有效地使用Apache在其上运行的硬件。试验各种配置选项,使用为Apache提供的大量文档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性能。

Simon Jandreski (simon_jandreski@dell.com) 是Dell在拉丁美洲企业专家中心的网络工程师兼顾问。他的兴趣包括UNIX和Linux安装和管理,以及性能调整。此外,还包括Apache的排障、优化和管理。Simon获得了计算机科学学位,并获得了RHCE、SCSA、SCNA、MCSE、MCSE+I、MCSA、CCNA和A+证书。

更多信息

Apache HTTP服务器项目: http://httpd.apache.org

ApacheBench (ab): http://httpd.apache.org/docs/programs/ab.html

Dell PowerEdge服务器: http://www.dell.com/servers

1 来源: August 2002 Netcraft survey,http://www.netcraft.com/survey

Apache 2.0性能优化

Apache 2.0性能优化

  谈到Apache,大多数系统管理员对其稳定版1.3印象颇深。虽然Apache 2.0的系列开发版早已由Alpha、Beta发展到现在的GA(General Availability)版,但是一些人潜意识里还认为开发版并非可用于生产环境的稳定版本。尤其是1.3版的API与2.0版不兼容,使得大量模块必须要重写才能在2.0版上使用。Apache 1.3和2.0之间的内部变化的确较大,用Apache创始人Brian Behlendorf自己的话来说:“这个版本包括了数百个新的特性,所以这个产品应该具有3.1或8i这样的产品编号,而不是2.0。”Apache 2.0中加入了很多的核心改进和新功能,如Unix线程、多协议支持、新的构建系统、对非Unix平台的更佳支持、IPv6支持、新的Apache API、过滤器、多语言错误响应、原生的Windows NT Unicode支持、更简单化的配置,以及升级的正则表达式库等。它当然还包括对许多模块的重要改进,同时也加入了一些新的模块。

  为了使Apache更加平滑地从1.3版升级到2.0版,Apache开发团队做了很多工作。目前很多重要的模块已经可以很好地支持2.0版,如PHP、FastCGI、Mod_perl、Mod_python等。在httpd.conf的指令配置语法上,目前的2.0版(2.0.45)与1.3版的兼容性已做得相当好。比如,以前的2.0版如果要使用PHP,一般用过滤器实现;现在的PHP官方文档中已经使用1.3版中的LoadModule语句做为加载PHP的推荐方式。只要略微了解一下Apache 2.0的新特性,从1.3版升级到2.0版将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使用Apache 2.0是大势所趋,因为Apache的开发团队已经把开发重心转移到2.0版上。1.3版自2002年10月发布了1.3.27后一直没有新版本推出,而2.0版在与1.3.27同时发布2.0.43后,在今年1月发布了2.0.44,并于今年3月末发布了2.0.45,并包含了很多改进和修正。

  MPM的引入带来性能改善

  Apache 2.0在性能上的改善最吸引人。在支持POSIX线程的Unix系统上,Apache可以通过不同的MPM运行在一种多进程与多线程相混合的模式下,增强部分配置的可扩充性能。相比于Apache 1.3,2.0版本做了大量的优化来提升处理能力和可伸缩性,并且大多数改进在默认状态下即可生效。但是在编译和运行时刻,2.0也有许多可以显著提高性能的选择。本文不想叙述那些以功能换取速度的指令,如HostnameLookups等,而只是说明在2.0中影响性能的最核心特性:MPM(Multi-Processing Modules,多道处理模块)的基本工作原理和配置指令。

  毫不夸张地说,MPM的引入是Apache 2.0最重要的变化。大家知道,Apache是基于模块化的设计,而Apache 2.0更扩展了模块化设计到Web服务器的最基本功能。服务器装载了一种多道处理模块,负责绑定本机网络端口、接受请求,并调度子进程来处理请求。扩展模块化设计有两个重要好处:

  ◆ Apache可以更简洁、有效地支持多种操作系统;

  ◆ 服务器可以按站点的特殊需要进行自定制。

  在用户级,MPM看起来和其它Apache模块非常类似。主要区别是在任意时刻只能有一种MPM被装载到服务器中。

  指定MPM的方法

  下面以Red Hat Linux 9为平台,说明在Apache 2.0中如何指定MPM (Apache采用2.0.45)。先解压缩源代码包httpd-2.0.45.tar.gz,生成httpd-2.0.45目录(Apache 1.3源代码包的命名规则是apache_1.3.NN.tar.gz,而2.0版则是httpd-2.0.NN.tar.gz,其中NN是次版本号)。

  进入httpd-2.0.45目录,运行以下代码:

$ ./configure --help|grep mpm

   显示如下:

 --with-mpm=MPM
Choose the process model for Apache to use.
MPM={beos|worker|prefork|mpmt_os2| perchild|leader|threadpool}

 

  上述操作用来选择要使用的进程模型,即哪种MPM模块。Beos、mpmt_os2分别是BeOS和OS/2上缺省的MPM,perchild主要设计目的是以不同的用户和组的身份来运行不同的子进程。这在运行多个需要CGI的虚拟主机时特别有用,会比1.3版中的SuExec机制做得更好。leader和threadpool都是基于worker的变体,还处于实验性阶段,某些情况下并不会按照预期设想的那样工作,所以Apache官方也并不推荐使用。因此,我们主要阐述prefork和worker这两种和性能关系最大的产品级MPM ( 有关其它的MPM详细说明,请参见Apache官方文档:http://httpd.apache.org/docs-2.0/mod/)。

  prefork的工作原理及配置

  如果不用“--with-mpm”显式指定某种MPM,prefork就是Unix平台上缺省的MPM。它所采用的预派生子进程方式也是Apache 1.3中采用的模式。prefork本身并没有使用到线程,2.0版使用它是为了与1.3版保持兼容性;另一方面,prefork用单独的子进程来处理不同的请求,进程之间是彼此独立的,这也使其成为最稳定的MPM之一。

  若使用prefork,在make编译和make install安装后,使用“httpd -l”来确定当前使用的MPM,应该会看到prefork.c(如果看到worker.c说明使用的是worker MPM,依此类推)。再查看缺省生成的httpd.conf配置文件,里面包含如下配置段:

 
StartServers          5
MinSpareServers      5
MaxSpareServers     10
MaxClients         150
MaxRequestsPerChild  0

   prefork的工作原理是,控制进程在最初建立“StartServers”个子进程后,为了满足MinSpareServers设置的需要创建一个进程,等待一秒钟,继续创建两个,再等待一秒钟,继续创建四个……如此按指数级增加创建的进程数,最多达到每秒32个,直到满足MinSpareServers设置的值为止。这就是预派生(prefork)的由来。这种模式可以不必在请求到来时再产生新的进程,从而减小了系统开销以增加性能。

  MaxSpareServers设置了最大的空闲进程数,如果空闲进程数大于这个值,Apache会自动kill掉一些多余进程。这个值不要设得过大,但如果设的值比MinSpareServers小,Apache会自动把其调整为MinSpareServers+1。如果站点负载较大,可考虑同时加大MinSpareServers和MaxSpareServers。

  MaxRequestsPerChild设置的是每个子进程可处理的请求数。每个子进程在处理了“MaxRequestsPerChild”个请求后将自动销毁。0意味着无限,即子进程永不销毁。虽然缺省设为0可以使每个子进程处理更多的请求,但如果设成非零值也有两点重要的好处:

  ◆ 可防止意外的内存泄漏;

  ◆ 在服务器负载下降的时侯会自动减少子进程数。

  因此,可根据服务器的负载来调整这个值。笔者认为10000左右比较合适。

  MaxClients是这些指令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设定的是Apache可以同时处理的请求,是对Apache性能影响最大的参数。其缺省值150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请求总数已达到这个值(可通过ps -ef|grep http|wc -l来确认),那么后面的请求就要排队,直到某个已处理请求完毕。这就是系统资源还剩下很多而HTTP访问却很慢的主要原因。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硬件配置和负载情况来动态调整这个值。虽然理论上这个值越大,可以处理的请求就越多,但Apache默认的限制不能大于256。如果把这个值设为大于256,那么Apache将无法起动。事实上,256对于负载稍重的站点也是不够的。在Apache 1.3中,这是个硬限制。如果要加大这个值,必须在“configure”前手工修改的源代码树下的src/include/httpd.h中查找256,就会发现“#define HARD_SERVER_LIMIT 256”这行。把256改为要增大的值(如4000),然后重新编译Apache即可。在Apache 2.0中新加入了ServerLimit指令,使得无须重编译Apache就可以加大MaxClients。下面是笔者的prefork配置段:

StartServers         10
MinSpareServers      10
MaxSpareServers     15
ServerLimit       2000
MaxClients         1000
MaxRequestsPerChild  10000

   上述配置中,ServerLimit的最大值是20000,对于大多数站点已经足够。如果一定要再加大这个数值,对位于源代码树下server/mpm/prefork/prefork.c中以下两行做相应修改即可:

 #define DEFAULT_SERVER_LIMIT 256
#define MAX_SERVER_LIMIT 20000

 worker的工作原理及配置

  相对于prefork,worker是2.0 版中全新的支持多线程和多进程混合模型的MPM。由于使用线程来处理,所以可以处理相对海量的请求,而系统资源的开销要小于基于进程的服务器。但是,worker也使用了多进程,每个进程又生成多个线程,以获得基于进程服务器的稳定性。这种MPM的工作方式将是Apache 2.0的发展趋势。

  在configure -with-mpm=worker后,进行make编译、make install安装。在缺省生成的httpd.conf中有以下配置段:

 StartServers         2
MaxClients         150
MinSpareThreads     25
MaxSpareThreads     75
ThreadsPerChild     25
MaxRequestsPerChild  0

   worker的工作原理是,由主控制进程生成“StartServers”个子进程,每个子进程中包含固定的ThreadsPerChild线程数,各个线程独立地处理请求。同样,为了不在请求到来时再生成线程,MinSpareThreads和MaxSpareThreads设置了最少和最多的空闲线程数;而MaxClients设置了所有子进程中的线程总数。如果现有子进程中的线程总数不能满足负载,控制进程将派生新的子进程。

  MinSpareThreads和MaxSpareThreads的最大缺省值分别是75和250。这两个参数对Apache的性能影响并不大,可以按照实际情况相应调节。

  ThreadsPerChild是worker MPM中与性能相关最密切的指令。ThreadsPerChild的最大缺省值是64,如果负载较大,64也是不够的。这时要显式使用ThreadLimit指令,它的最大缺省值是20000。上述两个值位于源码树server/mpm/worker/worker.c中的以下两行:

#define DEFAULT_THREAD_LIMIT 64
#define MAX_THREAD_LIMIT 20000

  这两行对应着ThreadsPerChild和ThreadLimit的限制数。最好在configure之前就把64改成所希望的值。注意,不要把这两个值设得太高,超过系统的处理能力,从而因Apache不起动使系统很不稳定。

  Worker模式下所能同时处理的请求总数是由子进程总数乘以ThreadsPerChild值决定的,应该大于等于MaxClients。如果负载很大,现有的子进程数不能满足时,控制进程会派生新的子进程。默认最大的子进程总数是16,加大时也需要显式声明ServerLimit(最大值是20000)。这两个值位于源码树server/mpm/worker/worker.c中的以下两行:

 #define DEFAULT_SERVER_LIMIT 16
#define MAX_SERVER_LIMIT 20000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显式声明了ServerLimit,那么它乘以ThreadsPerChild的值必须大于等于MaxClients,而且MaxClients必须是ThreadsPerChild的整数倍,否则Apache将会自动调节到一个相应值(可能是个非期望值)。下面是笔者的worker配置段:

StartServers         3
MaxClients         2000
ServerLimit        25
MinSpareThreads     50
MaxSpareThreads     200
ThreadLimit        200
ThreadsPerChild     100
MaxRequestsPerChild  0

   通过上面的叙述,可以了解到Apache 2.0中prefork和worker这两个重要MPM的工作原理,并可根据实际情况来配置Apache相关的核心参数,以获得最大的性能和稳定性。

Tags: 性能优化

用apxs为apache动态增加模块

先用httpd -l查看apache安装类型,或是安装时加--enable-so

bin/apxs -i -c -a mod_rewrite.c

-i 表示安装

-c 编译

-a 自动增加 LoadModule 到httpd.conf中

更多详细说明,看查看相关文档

Records:621234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