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mitted by admin on 2009, March 17, 4:39 PM
http://www.roland-riegel.de/nload/index.html
安装 tar zxvf ...,configure
checking for netinet/in.h... yes
configure: error: ncurses library or development files not found. ncurses is required for nload.
安装 ncurses-devel
继续 make;make install,完成
install nload
checking for xlC... no
checking for C++ compiler default output file name...
configure: error: C++ compiler cannot create executables
See `config.log' for more details.
yum install gcc-c++ libstdc++ libstdc++-devel
工具箱 | 评论:0
| Trackbacks:0
| 阅读:1235
Submitted by admin on 2009, March 17, 2:36 PM
第一行是TTL设定,生存时间记录字段。它以秒为单位定义该资源记录中的信息存放在高速缓存中的时间长度。这里定义为604800秒,也就是1周。
第二行是$ORIGIN设定,说明下面的记录出自何处.请您加倍留意最后的一个小小数点"."
然后,第三行,是一个 SOA 记录的设定,在这里我们看到一个特殊字符 @ ,它就是 ORIGIN 的意思,也就是刚刚所定义的$ ORIGIN 51099.com. 的内容,您可以写成 51099.com. 也可以用 @ 来代替。
假如这个文件前面没有定义 $ ORIGIN 的话, 那這个 @ 的值就以 named.conf 里的 zone。
接着 SOA 后面,指定了这个区域的授权主机和管理者的信箱,这里分别是"51099.com." 和"root.51099.com."。我们平时使用的信箱通常是“user@host”这样的格式,但因为@在 DNS 记录中是个保留字符,所以在 SOA 中就用“.”来代替了@。目前这个信箱是 "root@51099.com."。
接下来的 SOA 设置,是被括在“( )”之间的 5 组数字,主要作为和 slave 服务器同步 DNS 资料所使用的资料:
Serial:其格式通常会是“年月日+修改次序”(但也不一定如此,您自己能够记得就行)。当 slave 要进行资料同步的时候,会比较这个号码。如果发现在这里的号码比它那边的数值“大”,就进行更新,否则忽略。不过设 serial 有一个地方您要留意:不能超过 10 位数字!
Refresh:这里是是告诉 slave 要隔多久要进行资料同步(是否同步要看 Serial 的比较结果)。
Retry:如果 slave 在进行更新失败后,要隔多久再进行重试。
Expire:这是记录逾期时间:当 slave 一直未能成功与 master 取得联系,那到这里就放弃 retry,同时这里的资料也将标识为过期(expired )。
Minimum:这是最小默认 TTL 值,如果您在前面没有用“$TTL”来定义,就会以此值为准。
请注意:SOA 记录中这对 “( ) ”符号之第一个 “(”括号一定要和 SOA 写在同一行,而不能用 Enter 断行到下一行去,而且其左边最好有一个空格键或 tab 建。而最后一个 “)”括号也不能写在注解符号 “;”的右边。 置 DNS 的 RR 记录档,其格式要求非常严格,我们丝毫不能掉以轻心。比方说:如果句子不是以空格键、Tab 键、 或注解符号 ( ;)开头,也不在 SOA 的 “( ) ”之内, 则表示要定义一个“新记录项 (Entry) ”;如果句子是以空格键或 tab 键开始的话,其设置被视为上一个“记录项”的内容。所以,如果您要为“同一个记录项”定义多个记录设置,而不想重复打字,您倒可以偷懒:在接着它的后面几行用空白或 Tab 来缩排就可以了。
dns | 评论:0
| Trackbacks:0
| 阅读:1651
Submitted by admin on 2009, March 17, 9:50 AM
Iotop 是一个用来监视磁盘 I/O 使用状况的 top 类工具。如下图所示,Iotop 具有与 top 相似的 UI,其中包括 PID、用户、I/O、进程等相关信息。
Iotop 使用 Python 语言编写而成,要求 Python 2.5(及以上版本)和 Linux kernel 2.6.20(及以上版本)。
Iotop 提供有源代码及 RPM 包,可从其官方主页下载。
http://guichaz.free.fr/iotop/
工具箱 | 评论:0
| Trackbacks:0
| 阅读:1067
Submitted by admin on 2009, March 17, 12:47 AM
js代码 | 评论:0
| Trackbacks:0
| 阅读:1219
Submitted by admin on 2009, March 15, 2:35 AM
linux | 评论:0
| Trackbacks:0
| 阅读:1497
Submitted by admin on 2009, March 15, 2:28 AM
装好web环境,也总会用ab测试一下,可总记不住这结果,每过段时间就没印像了.所以,以后将在这贴上每次(或大部分)新配置机器的ab结果,并大概列一下,以便日后参考之用.
硬件,好像是HP的机器,具体是 Intel(R) Xeon(R) CPU E5405 @ 2.00GHz,四核,2Gram,4个sas阵列(具体的方式不确定)
软件 redhat 5.3,简单配置,就apache+php+mysql,无GD等.
Concurrency Level: 300
Time taken for tests: 4.144159 seconds
Complete requests: 10000
Failed requests: 24
(Connect: 0, Length: 24, Exceptions: 0)
Write errors: 0
Total transferred: 428575280 bytes
HTML transferred: 426902345 bytes
Requests per second: 2413.03 [#/sec] (mean)
Time per request: 124.325 [ms] (mean)
Time per request: 0.414 [ms] (mean, across all concurrent requests)
Transfer rate: 100992.75 [Kbytes/sec] received
Connection Times (ms)
min mean[+/-sd] median max
Connect: 1 42 251.5 22 3021
Processing: 35 75 15.4 75 316
Waiting: 3 36 18.4 40 284
Total: 49 117 255.1 96 3318
Percentage of the requests served within a certain time (ms)
50% 96
66% 100
75% 103
80% 105
90% 113
95% 117
98% 122
99% 139
100% 3318 (longest request)
apache/web | 评论:2
| Trackbacks:0
| 阅读:3276
Submitted by admin on 2009, March 13, 11:17 AM
LVM(Logicl Volume Manager),逻辑卷管理器,通过使用逻辑卷管理器对硬盘存储设备进行管理,可以实现硬盘空间的动态划分和调整。
一、 基本概念
1、 物理卷-----PV(Physical Volume)
物理卷在逻辑卷管理中处于最底层,它可以是实际物理硬盘上的分区,也可以是整个物理硬盘。
2、 卷组--------VG(Volumne Group)
卷组建立在物理卷之上,一个卷组中至少要包括一个物理卷,在卷组建立之后可动态添加物理卷到卷组中。一个逻辑卷管理系统工程中可以只有一个卷组,也可以拥有多个卷组。
3、 逻辑卷-----LV(Logical Volume)
逻辑卷建立在卷组之上,卷组中的未分配空间可以用于建立新的逻辑卷,逻辑卷建立后可以动态地扩展和缩小空间。系统中的多个逻辑卷可以属于同一个卷组,也可以属于不同的多个卷组。
4、 物理区域--PE(Physical Extent)
物理区域是物理卷中可用于分配的最小存储单元,物理区域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建立物理卷时指定。物理区域大小一旦确定将不能更改,同一卷组中的所有物理卷的物理区域大小需要一致。
5、 逻辑区域—LE(Logical Extent)
逻辑区域是逻辑卷中可用于分配的最小存储单元,逻辑区域的大小取决于逻辑卷所在卷组中的物理区域的大小。
6、 卷组描述区域-----(Volume Group Descriptor Area)
卷组描述区域存在于每个物理卷中,用于描述物理卷本身、物理卷所属卷组、卷组中的逻辑卷及逻辑卷中物理区域的分配等所有信息,卷组描述区域是在使用pvcreate建立物理卷时建立的。
二、 LVM的一般操作过程
1、 在磁盘分区上建立物理卷
#fdisk /dev/hdb
#pvdisplay /dev/hdb1 //在已经建立好的分区或硬盘上建立物理卷
#pvcreate /dev/hdb1
2、 使用物理卷建立卷组
#vgcreate myVG /dev/hdb1 //建立卷组,日后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新的物理卷到已有卷组中
3、 在卷组中建立逻辑卷
#lvcreate –L 10M –n myLV1 myVG //从已有卷组建立逻辑卷,通常只分配部分空间给该逻//辑卷
4、 在逻辑卷上建立文件系统
5、 将文件系统挂载到Linux系统的目录树中
6、 在卷组中添加新的物理卷
当卷组中没有足够的空间分配给逻辑卷时,可以使用vgextend命令添加新的物理卷到该卷组中,来扩充卷组容量。在一引起特殊的情况下也可以把卷组中现有的物理卷移出卷组。
#vgextend myVG /dev/hdb2
7、 扩充逻辑卷的容量
当逻辑卷的空间不能满足需要时,可以使用lvextend命令把卷组中的空闲空间分配到该逻辑卷以扩展逻辑卷的容量。在逻辑卷的空闲空间过大时,也可以使用lvreduce命令缩减逻辑卷的容量。这样就实现了逻辑卷容量的动态调整。
#lvextend –L +4M /dev/myVG/myLV
8、 调整逻辑卷中文件系统的大小
三、 常用命令
1、 物理卷命令
一般维护命令:
#pvscan //在系统的所有磁盘中搜索已存在的物理卷
#pvdisplay 物理卷全路径名称 //用于显示指定物理卷的属性。
#pvdata 物理卷全路径名称 //用于显示物理卷的卷组描述区域信息,用于调试目的。
#pvchange –x|--allocation {y|n} 物理卷全路径名 //用于改变物理卷的分配许可设置
物理卷的创建与删除命令
#pvcreate 设备全路径名 //用于在磁盘或磁盘分区上创建物理卷初始化信息,以便对
//该物理卷进行逻辑卷管理。
#pvmove 源物理卷全路径我[目的物理卷全路径名] //用于把某物理卷中的数据转
//移到同卷组中其他的特刊卷中。
2、 卷组命令
一般维护命令
#vgscan //检测系统中所有磁盘
#vgck [卷组名] //用于检查卷组中卷组描述区域信息的一致性。
#vgdisplay [卷组名] //显示卷组的属性信息
#vgrename 原卷组名 新卷组名
#vgchange -a y|n [卷组名] //改变卷组的相应属性。是否可分配
#vgchange -l 最大逻辑卷数 //卷组可容纳最大逻辑卷数
#vgchange -x y|n [卷组名] //卷是否有效
#vgmknodes [卷组名|卷组路径] //用于建立(重新建立)已有卷组目录和其中的设备文
//件
卷组配置的备份与恢复命令
#vgcfgbackup [卷组名] //把卷组中的VGDA信息备份到“/etc/lvmconf”目录中的文件
#vgcfgrestore -n 卷组名 物理卷全路命名 //从备份文件中必得指定物理卷的信息
卷组的建立与删除命令
#vgcreate 卷组名 物理卷全路径名[物理卷全路径名]
#vgmove 卷组名
卷组的扩充与缩小命令
#vgextend 卷组名 物理卷全路径名[物理卷全路径名]
#vgreduce 卷组名 物理卷全路径名[物理卷全路径名]
卷组的合并与拆分
#vgmerge 目的卷组名 源卷组名 //合并两个已经存在的卷组,要求两个卷组的物理
//区域大小相等且源卷组是非活动的。
#vgsplit 现有卷组 新卷组 物理卷全路径名[物理卷全路径名]
卷组的输入与输出命令
#vgexport 卷组名
#vgimport 卷组名 卷组中的物理卷[卷组中的物理卷]
3、 逻辑卷命令
一般命令
#lvscan
#lvdisplay 逻辑卷全路径名[逻辑卷全路径名]
#lvrename 旧逻辑卷全路径名 新逻辑卷全路径名
#lvrename 卷组名 旧逻辑卷名 新逻辑卷名
#lvchange
#e2fsadm -L +|- 逻辑卷增减量 逻辑卷全路径名
逻辑卷的创建与删除命令
#lvcreate
#lvremove
逻辑卷的扩充与缩小命令
#lvextend -L|--size +逻辑卷大小增量 逻辑卷全路径名
#lvreduce q -L|--size +逻辑卷减小量 逻辑卷全路径名
4、 逻辑卷管理命令
#lvmdiskscan //检测所有的SCSI、IDE等存储设备
#lvmchange -R|--reset //复位逻辑卷管理器
#lvmsadc [日志文件全路径名] //收信逻辑卷管理器读写统计信息,保存到日志文
//件中。
#lvmsar 日志文件全路径名 //从lvmsadc命令生成的日志文件中读取并报告逻辑卷
//管理器的读写统计信息。
man | 评论:0
| Trackbacks:0
| 阅读:2089
Submitted by admin on 2009, March 13, 2:10 AM
用DEDE也挺久了,发现DEDE真是功能强大,特别是在扩展上,灵活又方便,今晚又学了一点
就是列表里隔行变颜色或分组加线
http://bbs.dedecms.com/read.php?tid=21811
http://bbs.dedecms.com/read.php?tid=113212&keyword=%BC%D3%CF%DF
根据5.3的修改了下
[field:global runphp='yes' name=autoindex]
if (@me % 8 == 0 && @me!=32) @me = "<tr><td colspan=2 background=/images/line_xu.gif> </td></tr>";
else @me="";
[/field:global]
真是太爽了.开始还在研究,怎么个加法,知道了这个全局变量autoindex,其实也很简单了.爽就一个字
网站程序 | 评论:0
| Trackbacks:0
| 阅读:1277